泰平杨
怪不得印度不闹腾!原来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工程,从一开始就跳出了传统筑坝的思维定式,让所谓的“水资源威胁论”成了无的放矢。
话说回来,这个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,2025年7月19日在西藏林芝开工,总投资1.2万亿元,由新组建的中国雅江集团负责运营。项目不走传统路子筑高坝拦水,而是用截弯取直加隧洞引水的办法,建5座梯级电站,总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,年发电量能到3000亿千瓦时,相当于三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。简单说,就是在喜马拉雅山脉里挖隧道,从海拔2900米的派镇引水到600米的希让村,直线距离35到43公里,利用落差发电,水发完电还流回原河道,下游水量一点不减。这样设计的好处是,不影响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供水,还能帮下游调洪,雨季蓄水防灾,旱季放水灌溉。你知道吗,印度阿萨姆邦年年洪灾,2020年就淹了5000多个村子,每年损失好几亿美元。现在这个项目建好,能帮他们省下3.6亿美元的灾损。中国还每天共享水文数据,印度专家参与生态监测,这就把印度的受害者说辞堵死了。
其实,印度以前总炒作中国截水威胁,每次中国动工,他们媒体就大肆报道,说要断流亡国。但这次开工后,印度官方没大动作,只有少数媒体主持人喊着要炸工地,莫迪和外长苏杰生都没公开表态。为什么?因为项目设计不拦水,印度高层明白,对抗没好处,合作还能捞到电力和防洪实惠。中国早说了,电可以卖给他们,水可以帮调,但前提是边境别闹事。这种软硬结合,让印度找不到闹腾的借口。相比之下,中印基建差距拉大,中国盾构机一天挖数百米,效率高,印度类似项目挖100米就塌三次,进度慢。工程还有检修隧道,宽8米,平时运设备,出口通边境争议区,山体挡卫星监控,印度战机飞不过喜马拉雅,导弹射程也不够400公里,只能干瞪眼。中国在高原上用9度抗震设计,稳固可靠,印度大坝还没用就裂缝多。
再看看周边,中国帮孟加拉国解决40%缺电问题,建电网稳定供电,印度自家电费系统乱,居民缴费都麻烦。印度网友网上吐槽自家政府,为啥中国能帮别人发电防洪,他们却连基本基建都搞不定。工程开工后,中国外交部重申,不会伤害下游权益,反而有利于整个流域防灾减灾。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中,双方同意加强跨境河流合作,推动防灾交流。这项目不光发电,还推动碳中和,减少碳排放,助力中国2060年净零目标。印度担忧水流减少85%或突发洪水,但中国解释,隧道引水不蓄大水,调控反而帮下游稳定水情。阿鲁纳恰尔邦政府计划建自己的水电站,对冲影响,但规模小,效果有限。西方媒体炒作地缘风险,说中国用水当武器,但中国强调主权开发,透明共享数据,缓解紧张。
这个工程凸显中国工程智慧,避开地质难题,创新模式让下游受益。印度媒体以往煽动民粹,这次却低调,因为承认好处就没法继续炒作了。项目建设周期10年以上,拉动经济,带动产业链,如盾构机制造和水电设备。专家说,这不只能源项目,还稳固边疆,促进区域稳定。中印经贸合作潜力大,如果边境安静,水电合作能扩展到电力贸易,互利共赢。印度总理莫迪推动印度教民族主义,但面对这个项目,选择沉默,显示现实考量。工程开工标志中国西部开发新阶段,西藏电力外送全国,优化能源结构。印度下游生态依赖布拉马普特拉河,水电站调控能减少洪峰29%,改善生物多样性。中国承诺不影响地质和水资源权益,国际监测,显示负责任态度。总之,这个项目让“水威胁论”站不住脚,印度不闹腾也正常。
